遊戲市場廣大,而翻譯國外遊戲更是台灣遊戲市場的大宗。翻譯的好,如虎添翼,翻譯的差,杯水車薪。

  全球化的時代來臨,國外遊戲大廠所製作的知名遊戲,每到出版時間,便掀起一波翻譯大戰。每個國家都希望能有自己國家語言版本的出版品,當然,英語國家這方面就佔大優勢,全球主流語言仍然是英語為主,故英語國家不須多慮,華語市場就不同了。先別說有繁、簡體的差別,就連遣詞造句都有各方的用法。例如,台灣稱「行動電源」,大陸則稱「充電寶」,光是翻譯用詞就五花八門,要如何在各種稱呼當中選擇一個最好的,那便是遊戲翻譯者最重要的課題,有些有語音的遊戲甚至要配合地方口音,同一段話做多種的語音搭配。例如近年掀起電競風潮的「英雄聯盟」因為有太多的語區人口,故每次出一位新的英雄時都得找30個以上的配音員進行配音,目的就是要達到最好的母語翻譯,符合地方口音,引起玩家共鳴,建立獨特的記憶點。

  上文提到「引起玩家共鳴」,這便是每一款遊戲希望達到的,而達到這樣的先決條件莫過於「建立獨特的記憶點」。網路世界日漸蓬勃,往往會聽到某款遊戲的影片超過了多少的點閱數,有人關心遊戲的影片就表示該遊戲一定有一群穩定的客群,同樣一款遊戲同時會出多語言版本,能引起玩家共鳴的方式很多,目前最多廠商選擇的方式就是以多語言版本的影片,透過網路的廣告放送,告訴全世界的網路玩家,我們出了這一款遊戲,並且有為你們製作專屬的版本。一傳十,十傳百,透過這樣的方式引起共鳴,並將記憶點建立在每個人生活都會碰觸的網路影片上,這就是一種成功的宣傳。

  為了達到成功的宣傳,好的翻譯人員便是每個大廠都爭相招攬的目標,能將遊戲翻譯的好,會令玩家更有興趣,也令公司收益增加,反之則下降。目前的遊戲翻譯市場仍有相當龐大的市場,遊戲翻譯不僅僅只是語言翻譯而已,要注重玩家習慣用語、及給予玩家最切身的樂趣體驗,翻譯的譯者必須本身也是遊戲愛好者,才能夠忠實呈現廠商想帶給玩家的遊戲體驗。

 論歐美遊戲翻譯 完

撰寫 Jack 20171006